联系我们
- 联系人:首创特装设计
- 手机:15975558396
- 电话:(86-020)29840768
- 邮箱:sczhanlan@163.com
- 地址:广州天河区珠吉街东横三路8号广桥商务园B栋4楼
展示设计的风格和流派
展示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属展示环境中的艺术造型和精神功能范畴。展示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往往是和建筑乃至家具的风格和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与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和流派紧密结合。例如,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一词及其含义,最早是起用于西班牙的文学著作中,而风格派则是具有鲜明特色荷兰造型艺术的一个流派。可见,展示设计除了具有与物质材料、工程技术紧密联系的特征之外,还与文学、音乐以及绘画、雕塑等门类艺术之间相互沟通。
展示艺术风格指的是体现某种观念或理想的“格调”。格调的形成有赖于某种观念或理想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自然而然地施加于展示设计创作的每个细枝末节之中,并在总体上给人以易于把握的直觉感受而与别的格调相区别。展示艺术优秀风格的基础是实现由内而外的全面的和谐一致。作为实用艺术的展示设计,其风格就是时代的艺术观念与信息载体的统一。因此,风格与物化了的内容——展品以及材料、工艺技术是不能分割的。展示设计是综合的艺术,与之有关的诸艺术门类的风格也必将在展示艺术里得到综合的反映。时代精神是展示风格形成的最重要因素,因为不与特定时代相联系的风格是不存在的。
(1)风格的成因和影响
展示设计风格的形成,是不同的时代思潮和地区特点通过创作构思和表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形式。一种典型风格的形式,通常是和某个地域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又需有创作中的构思和造型的特点,形成风格的外在和内在因素。
风格虽然表现于形式,但风格具有艺术、文化、社会发展等深刻的内涵。从这一深层含义来说,风格又不停留或等同于形式。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一种风格或流派一旦形成,它又能积极或消极地转而影响文化、艺术以及诸多的社会因素,并不仅仅局限于作为一种形式表现和视觉上的感受。
(2)展示设计风格
展示艺术设计所涉及的风格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民族传统风格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传统。设计师吸取本土养料,创造出本民族独特的风格。传统风格的展示设计,是在布置、线形、色调以及展具、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吸取民族传统装饰“形”“神”的特征。例如,吸取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室内的藻井天棚、挂落等的构成和装饰,明清家具造型和款式特征等。又如仿西方传统风格中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等;仿欧洲英国维多利亚或法国路易式的室内装潢和家具款式等。此外,还有日本传统风格、印度传统风格、伊斯兰传统风格、北非城堡风格等。民族传统风格常给人们以历史延续和地域文脉的感受,营造了展示空间民族文化渊源的形象氛围。
2)现代主义风格 在展示设计领域,现代主义风格强调材料、技术的革新对形式的影响,崇尚整体性、程序性和标准化和工艺感,奉行“简洁就是美”的艺术观。现代主义风格起源于1919年成立的鲍豪斯学派,该学派处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强调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注意发挥结构构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重材料的性能,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发展了非传统的以功能布局为依据的不对称的构图手法。鲍豪斯学派重视实际的工艺制作操作,强调设计与工业生产的联系。
3)后现代主义风格 后现代主义风格就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使设计有机地融入环境,是对现代主义国际风格反人文主义特质的校正。反映在展示总体布局的设计上,是一反通常那种精确的分析、明晰的细节和严谨的程序,着力于观众的随意选择和“自我感应”。
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西班牙作家德·奥尼斯1934年的《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类诗选》一书中,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特别有一种现代主义纯理性的逆反心理,即为后现代风格。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所谓现代主义衰落的情况下,也逐渐形成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受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大众艺术的影响,后现代主义风格是对现代风格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后现代主义风格强调建筑及室内装潢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究人情味,经常会设置夸张、变形的柱式和断裂的拱形,或把古典构件的抽象形式以新的手法组合在一起,即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等手法和象征、隐喻等手段,以期创造一种融感性与理性、集传统与现代、揉大众与行家于一体的即“亦此亦彼”的建筑形象与室内环境。对后现代主义风格不能仅仅以所看到的视觉形象来评价,需要我们透过形象从设计思想来分析。
4)自然风格自然风格 倡导“回归自然”,美学上推崇自然、结合自然,才能在当今高科技、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使人们能取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因此,设计中多用木料、织物、石材等天然材料,从而显示材料的纹理,清新淡雅。此外,由于其宗旨和手法的类同,也有人将田园风格归入自然风格一类。田园风格在室内环境中力求表现悠闲、舒畅、自然的田园生活情趣,也常运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质质朴的纹理。巧于设置室内绿化,创造自然、简朴、高雅的氛围。
5)混合型风格近年来,展示设计在总体上呈现多元化,布置中有既趋于现代实用,又吸取传统的特征,在装潢与陈设中融古今中西于一体,兼容并蓄,例如传统的屏风、摆设和茶几,配以现代风格的墙面及门窗装修、新型的沙发;欧式古典的琉璃灯具和壁面装饰,配以东方传统的家具和埃及的陈设、小品等。混合型风格虽然在设计中不拘一格,运用多种体例,但设计中仍然是匠心独具,深入推敲形体、色彩、材质等方面的总体构图和视觉效果。
(3)设计派系的分类
长久以来,艺术与设计形成了各种设计流派,名称不一,但是其表现手法上却经常会互相借鉴,互相渗透,往往很难加以区分。一般情况下,抛开设计流派的地域和艺术上的区别,可将众多的流派归纳为三大派系:功能派、科技派和艺术派。
1)功能派 也被称作专业功能派,所有参与展示的表现内容与形式,都以功能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例如,工业贸易展就是要突出展示产品的价值与魅力,传播市场信息,营造一个最有利于促成交易的场所,除此之外的任何累赘修饰都被抛弃。比较有代表的派别是生产主义,他们主张艺术与实用的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在这类展示艺术中,物性、物感与机能的展示被提到首要的地位,如展品的造型、色彩、声像、立体感、容量感、体态感、机能性等都会得到最为充分的展示。
2)科技派 科技派注重追求现代工业美感与当今科技成果的运用。一切新型材料、新兴技术、新的信息传播手段及新的建筑与构成理念都会被引入利用,处处充满着材质美、机理美、构成美,以及机械的、工业的美感。各类大屏幕、动人的彩色与音乐装置互相搭配,协调配合,给人以强烈的时代感。在这一艺术流派中,手工制作、人工雕刻的痕迹,天然的道具与自然的因素都被淡化了,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科学的和技术的力量。
3)艺术派 艺术派追求的是意象美和形式美,努力通过展品的展示给人以艺术审美的情趣。不是直观的再现,而是艺术的表现。利用展示的一切手段(如灯光、道具、色彩、空间等),努力形成个性化的风格。艺术派是一个大的派系,可谓手法众多、风格多样。主要的表现手法有拟人化表现、情态性表现、情节性表现、戏剧性表现、特写性表现、模拟性表现、蒙太奇手法表现和荒诞手法表现等。风格流派包括有唯美型、装饰型、象征型、随意型、夸张型等。
三大展示艺术派系从三个侧面反映了展示的三大要素:功能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作为实用性很强的展览陈列设计,三大流派的各种要素往往互相渗透,互相依赖。
(4)主要的设计流派
三大展示艺术派系包含了多种流派。流派是指展示设计的艺术派别。从所表现的艺术特点分析,目前比较流行的流派主要有:高技派、光亮派、白色派、新洛可可派、风格派、超现实派、解构主义派以及装饰艺术派等。
1)高技派 也称重技派。他们注重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并在建筑形体和环境设计中加以炫耀,崇尚“机械美”,在室内暴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件以及风管、线缆等各种设备和管道,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高技派典型的代表作品有法国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香港中国银行等。
2)光亮派 也称银色派。设计中,夸耀新型材料及现代加工工艺的精密细致及光亮效果,往往大量采用镜面及平曲面玻璃、不锈钢、磨光的花岗石和大理石等作为装饰面材,在室内环境的照明方面,常使用折射、直射等各类新型光源和灯具,在金属和镜面材料的烘托下,形成光彩照人、绚丽夺目的空间环境。
3)白色派 表现为朴实无华。室内各界面以致展具等常以白色为基调,简洁明确。以白色为基调,并不仅仅停留在简化装饰、选用白色等表面处理上,而是具有更为深层的构思内涵。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设计时,是综合考虑了活动着的人以及透过门窗可见的变化着的室外景物。由此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讲,室内环境只是一种活动场所的“背景”,从而在装饰造型和用色上不作过多渲染。
4)新洛可可派 洛可可原为18世纪盛行于欧洲宫廷的一种建筑装饰风格,以精细轻巧和繁复的雕饰为特征。新洛可可派仰承了洛可可繁复的装饰特点,但装饰造型的“载体”和加工技术却运用现代新型装饰材料和现代工艺手段,从而具有华丽而略显浪漫、传统中仍不失有时代气息的装饰氛围。
5)风格派 风格派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荷兰,以画家P.蒙德里安等为代表的艺术流派,强调“纯造型的表现”“要从传统及个性崇拜的约束下解放艺术”。风格派认为“把生活环境抽象化,这对人们的生活就是一种真实”。他们对装饰和展具经常采用几何形体以及红、黄、青三原色,间或以黑、灰、白等色彩相配置。风格派所设计的空间,在色彩及造型方面都具有极为鲜明的特征与个性。经常以几何方块为基础,对建筑室内外空间采用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穿插统一构成为一体的手法,并以屋顶、墙面的凹凸和强烈的色彩对块体进行强调。
6)超现实派 追求所谓超越现实的艺术效果。在布置中常采用异常的空间组织、曲面或具有流动弧形线型的界面、浓重的色彩、变幻莫测的光影、造型奇特的家具与设备,有时还以现代绘画或雕塑来烘托超现实的环境气氛。超现实派的环境塑造较为适应具有视觉形象特殊要求的某些展示或娱乐的空间。
7)解构主义派 20世纪60年代,以法国哲学家J.德里达为代表所提出的哲学观念,是对本世纪前期欧美盛行的结构主义和理论思想传统的质疑和批判,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解构主义派对传统古典、构图规律等均采取否定的态度,强调不受历史文化和传统理性的约束,是一种貌似结构构成解体,突破传统形式构图。它是用材粗放的流派。
8)装饰艺术派 也称艺术装饰派。装饰艺术派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法国巴黎召开的一次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国际博览会,后传至美国等地。例如,美国早期兴建的一些摩天楼即采用这一流派的手法。装饰艺术派善于运用多层次的几何线型及图案,重点装饰于建筑内外门窗脚线、檐口及建筑腰线、顶角线等部位;上海早年建造的老锦江宾馆及和平饭店等建筑的内外装饰,均为装饰艺术派的手法。近年来一些宾馆和大型商场的室内,出于既具时代气息又有建筑文化的内涵考虑,常在现代风格的基础上在建筑细部饰以装饰艺术派的图案和纹样。